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刘耀晋 赵艳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点击数: 99
本报讯 (刘耀晋 赵艳)11月20日,广东500千伏楚庭第二电源通道工程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这是佛山政企协同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进电网建设提速的一项生动实践。
早在9月29日,佛山市以“双会联动”模式同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与产业生态构建,500千伏楚庭第二电源通道工程建设动员会与佛山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发展高地对接会同日举行。“十五五”开局在即,广东佛山供电局联合地方政府深化政企协同,让佛山电网建设跑出“加速度”,形成可复制的“佛山经验”。
今年起,佛山供电在广东省率先建立干部挂职机制,选派10名干部赴“市—区—镇”三级政府挂职,推行契约化考核,要求挂职干部80%以上时间投入现场,此举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协同决策效率。针对征地青赔痛点,该局创新推出“政府主导实施、电力资金保障、多方协同监管”模式,制定“南海单价包干、顺德总价包干”双轨方案,并将此经验推广至佛山五区,推动停滞项目顺利开工,打破长期僵局。
今年7月,佛山市出台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行动方案,实施“三减”机制改革。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7个项目采用新审批流程,220千伏芹水站成为首宗“拿地即开工”工程,新建变电站从批复到开工时间至少提前9个月,项目核准、规划许可等审批时间大幅缩短。
各项举措协同发力,为佛山电网建设打开了“政企同心、高效联动”新格局,推动电网项目快速落地投产,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筑牢电力保障。
特别声明:水电学会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